
灾难、痛苦与死亡
今天又看到央视记者在坠机现场拍摄的视频,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那种悲惨的场面……,心里莫名的悲痛,不敢去想逝者家人该是怎样的心碎……。
我不知该用什么话哀悼逝者,也不知用什么话安慰逝者家人。除了为之祈祷,只能说一句“逝者已逝,不能挽回;愿生者节哀,珍惜当下!”
我不能轻率的使用“安息”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与生死无关,乃是与借着死所进入的永恒归宿有关。
因为在人类始祖犯罪以后,整个人类就都陷入罪中,然而罪的结局就是死,死后又要遭受永远的责罚。——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
虽然不忍直视、不愿提说,但这悲剧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给人们带来悲痛的同时,也应当带来思考。
只有当人正视死亡,才可能领悟人生的意义,如果死是人必然的结局,那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人生在世只是客旅,那么今生过后,就只能面对审判和刑罚,而别无他法吗?
当然,那位创造世人的神,因爱的缘故,賜下祂的独生爱子,降世为人,担当了人的罪,使凡信祂的罪得赦免、获得永生!——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賜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对于那些提到“死亡”就觉得不适的人,我觉得他们对“不信的必被定罪、面临永刑”这句话会更加不适,但无奈这是事实。
较比永远的痛苦,今生的不幸反而不足介意了。所以,那令人更加不适的话题,是更需要人们面对的,因为那是无法逃脱的结局。
当然,写这个话题并不是为了让人不适或生气,乃是出于爱心,为让更多人得脱永恒的不幸,与我们同得福音里的好处。
若从永恒的角度鸟瞰今生,就会发现,人生在世的时间长短或贫穷富贵都不甚重要。
对于一个因信得救、有永恒盼望的人来说,灭命的灾难并不可怕。若从灾中死里逃生,是幸事,因为他可以继续履行在今生未完的责任与使命;若在灾中离世,也是幸事,因为他脱离了世上的劳苦,进入了他所盼望的安息。
但对于一个仍旧不信福音、活在罪中的人来说,灾难是可怕的。若从灾中死里逃生,对他们来说是大幸,因为又延长了他们可以信而得救的机会;若在灾中离世,则是大大的不幸,因为他们信的机会不再有,将要面临审判和永恒的刑罚!
趁着还有今日,我们都当思考,人生的意义只是为了遭受灾难、痛苦和死亡吗?——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
- · 以外貌待人的世界,连遇难都要标明考
- · 龙漕沟悲剧能否唤醒岁月静好的人们?
- · 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
- · 地球发高烧,我们会怎样?
- · 在绝望的时代抵抗抑郁
- · 小区拆墙易,心墙谁来拆?
- · 成功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心灵灾难
- · 当死亡成为一种召唤
- · 与耶稣同行苦路
- · 复活节是清明节的出路
- · 美国名牧外遇之后
- · 苦难中,上帝 你在哪里?
- · 你的话叫我们活了 当病儿和父母遇见
- · 练习死亡
最新文章
- · 人人需要属灵导师——《
- · 教师节:“师者”理当被
- · 看了这回应,才更深地感
- · “汝州怪鱼”被抽干的湖
- · 地球发高烧,我们会怎样
- · 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
- · 龙漕沟悲剧能否唤醒岁月
- · 七夕节的反思,到底是谁
- · 我不就是“二舅”吗?二
- · “七夕节”与爱情并没有
- · 七夕,从崇拜到文化,还
- · 我的“二舅”也是个人才
- · 为什么恶人会活得很好?
- · 以外貌待人的世界,连遇
- · 在端午节面对屈原的天问
- · 历史在这里沉思不已
- · 改变的信号 ——我们何
- · 灾难、痛苦与死亡
- · “妇女节”的意义,与人
- · 这个情人节还缺点什么?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 · 请你们为我们祷告
- · 最美丽的等候
- · 彼此接纳
- · 爱情,大水不能淹没
- · 撒旦声音的特征
- · 彼得为什么跌而不倒?
- · 一不小心就做了“犹大”
- · 一位18岁青少年的见证
- · 牧师的婚事
- · 供应传道人的生活
- · 传道人的十大挑战和一个福分
- · 婚姻,是一次对神的等候
- · 侍奉的功课
- · 林书豪为上帝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