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耶稣爱你!上帝祝福你!
内容搜索
 奸淫  新年    祷告    圣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信徒生活 > 访谈时评 > 道德何以成为重负?

道德何以成为重负?

扫码阅读 来源:会员投稿 作者:刘树鹏 2021-10-29 人气:... 我要投稿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虽然是一个领袖人物,却活得很直率,从不刻意掩饰自己的缺点。

相反,对于那些貌似完美的人,丘吉尔却不怎么喜欢。

当时有一个政客克里伯斯爵士,在众人眼里堪称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他不喝酒,而且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言谈得体,文质彬彬,若不是他喜爱吸雪茄,人们几乎找不出他的任何不良嗜好。

然而,在二战时期的一次集会上,克里伯斯爵士当众宣布,自己不再吸烟,他把放弃这个嗜好,作为牺牲的表率。

“太糟了,”丘吉尔在主席台上对身边的人悄悄地说,“那是他和人性的最后一点接触。”

有一天,当克里伯斯爵士离开内阁办公室的时候,丘吉尔发出一声叹息:“如不是上帝恩宠,在那受刑的就是我了。”

这句话来自16世纪英国新教徒布莱德福。有一次,当他看见几名死囚走向刑场,不由自主发出这样的叹息。

在丘吉尔眼里,这个自视甚高、从骨子里透着骄傲的人,与承担极重刑罚的囚犯没有什么两样。

作家葛尼斯在《一生的呼召》中,提到丘吉尔的故事。他说,骄傲向来被视为七大罪中最首要、最邪恶以及最致命的罪,但是,现代世界却试图将这个邪恶转变为美德。

人类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但在追求高尚生活的同时,要抵挡骄傲的诱惑。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一个没有瑕疵的人是不真实的,在你的生活中,不用刻意维护自己完美的形象。

如果一个人在人们面前总是完美的,而且满口仁义道德,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当心了。

《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就是这样一个可悲的人物形象。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严格要求自己,在众人面前总是一幅虔诚的样子,不近女色。

然而,长期的禁欲却使他的心灵产生了深深的扭曲。当他看到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一方面继续要保持自己的伪善形象,一方面借用卑鄙手段要把艾丝美拉达弄到手里。因为得不到艾丝美拉达,他甚至不惜栽赃她,毁掉她。

从古以色列法利赛人的自以为义,到中世纪修道院的禁欲主义,再到十八世纪费希特所高举的道德主义,乃至于今天媒体和网民手中挥舞的道德大棒,无不透露着人性的骄傲和无知。

就连众人敬仰的托尔斯泰也无法幸免,坠入道德主义泥沼。

托尔斯泰爱耶稣,但只把祂当成一个没有瑕疵的人间圣贤,当作自己苦苦追求的道德目标。

背离了信靠这个方向,托尔斯泰只能在以行为称义的道路上苦苦挣扎。直到晚年,他依然没有得到灵魂的安宁。托尔斯泰于八十高龄离家出走,病逝于一个风雪交加的小站。

“道德”一词由“道”和“德”两部分组成,“德”的前提是“道”,“道”,之不存,“德”将焉附?

“道”就是真道,真正的信仰。离开信仰的根基,道德会让一个人不堪重负。

英国著名画家康斯太勃尔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从主教领地看索尔斯堡主教堂》,描绘了位于埃文河畔的索尔斯堡大教堂的雄伟形象。

索尔斯堡教堂据称是英国最高的建筑物。这座教堂于1226年完工,起初的设计并没有高塔。但在14世纪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其凌云的气势,又为其加造了高高的尖塔。

这座尖塔虽然至今尚存,但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教堂内的柱子已经不堪重负,出现了深深的裂痕。

这座背负沉重高塔的建筑,多么像那些背负道德重驮的人。他们虽然貌似高大,其实内心深处已经出现了深深的危机。就像巴黎圣母院的那位副主教克洛德一样,这样的人一旦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搜索:道德

发给好友】 【收藏】 【推荐】 【挑错】 【评论】 【打印】 【关闭】 【投诉

最新文章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奉献支持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今天是:
Copyright © 2008-2022 JDF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基督福音网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