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何以能活出滔滔的一生?
很喜欢梵高给弟弟一封信中写的一段话:
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的果实而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
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在太阳、麦田、果园和人类当中隐藏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给宇宙和人间带来了勃勃生机。
“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这句话更是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一个人何以有滔滔的一生?这种汹涌澎湃的生命力量来自何处?
因为我在生活中看到太多人与这种描述恰恰相反,身体虽然还未衰老,但精神早已枯竭。他们只为眼前的利益而活,就像一条干涸的河流,托不起梦想的风帆。
即使我所尊敬的作家托尔斯泰,他虽然依靠基督教思想资源,获得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但到了晚年,却因高举个人道德体系,陷入精神的困顿和苦闷当中。
他苦苦探索而找不到出路,于80多岁高龄离家出走,因为疾病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小站上离世,让人叹息。
早在2600多年前,至高者就借先知耶利米之口,指出人类的骄傲和悖逆:“我的百姓作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在多孔的石灰岩地带,古代的以色列人挖出蓄水池,再涂上一层灰泥。天长日久之后,随着灰泥的脱落,蓄水池遍布裂纹,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点水,很快就会渗光。
这里以“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比喻人骄傲自大,抛弃来自至高之处的智慧,标榜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人类标榜自己的理性,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把这种骄傲投射在偶像身上。人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用木头、泥巴或者金属制造出形形色色的神像,屈膝跪拜。他们不明白,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人类,而不该是人类按照自己的臆想造神,让自己造的神为自己所用。
人类跪拜的另一种偶像是帝王、哲人、或者某个行业的明星。譬如,他们常常把某个哲学家或政治强人的学说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以为这个人的学说能够突破千秋万代,放之四海而皆准。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某个人的学说在某个时代可能有道理,但不可能指导世世代代。如果把某个人的学说当做亘古不变的真理,势必会成为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给自己和国家带来不幸和灾难。
就像某个学者所说的那样,透过愚人的“愚”字怎么写,就可以明白什么是愚人。所谓愚人,就是心中装着偶像的人。
还是在给弟弟的那封信中,梵高写道:“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梵高在这里所说的那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就是主宰宇宙万物的那种伟大力量。人生在世,应该寻求这种永活的力量,让其成为自己活水的泉源。
我想起2000多年前那个寂静的中午,在撒玛利亚雅各井旁,耶稣对一个打水妇人说的话:“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在祂的里面,藏着生命的奥秘和活力。
惟愿这样的泉源常存我心,在我的生命中汹涌澎湃,让我能活出滔滔的一生。
最新文章
- · 这条路我们都在学着走
- · 一个人何以能活出滔滔的
- · 你的生命,需要一把火
- · 认识真实的自己
- · 有一天,没有人再记得你
- · “不可丢弃勇敢的心”
- ·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
- · 时常丈量生命的高度
- · 为什么我们如此「幸运」
- · 当心,你的心是不是在作
- · 不要让抱怨成为家常便饭
- · 你的一生还剩下多少好时
- · 有福的羊
- · 你的短处或许成为感恩的
- · 爱总比恨更有力量
- · 漫话端午节
- · “端午节”所要表达的是
- ·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念
- · 不要把灵魂装进笼子里
- · 人生要吃选择的果子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 · 神啊,求你指教我明白你的旨
- · 你是基督徒无神论者吗?
- · 你的信仰只是“二手货”?
- · 基督徒的“摔跤”人生
- · 告别贪食症
- · 供应传道人的生活
- · 《同负一轭》内容简介
- · 离婚,永远不能成为婚姻危机
- · 谢谢二字值千金
- · 爱情,远比死亡更坚强
- · 你的服侍得的是什么祝福?
- · 信与不信之人结婚分析
- · 牧师的婚事
- · 十字架与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