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耶稣爱你!上帝祝福你!
内容搜索
 奸淫    新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讲道讲章 > 综合讲章 > 生命的冠冕

生命的冠冕

扫码阅读 来源:会员投稿 作者:郑慧 2023-08-27 人气:... 我要投稿

经文:

提后4:6-8“6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7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即将离世前写的,也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封书信。提后4:6-18是保罗的临终遗言。这时他因福音的缘故被关在罗马的监狱,正在受审,甚至还有被判死刑的可能。从提后4:16-17可以看出一些他当时的处境,“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叫外邦人都听见”。在写本书时,他预感到自己的一生快要结束,因此他回顾已经完成的工作,并盼望公义的冠冕为他存留。他用三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一些学者认为保罗这三句话对应三种身份。“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士兵;“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运动员;“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管家。他们认为这三句话指着保罗的一生像士兵一样为福音而战,像运动员跑完竞赛的路途一样为福音奔跑,像管家一样忠心,不负所托付给他的真道。

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保罗这三句话都是指着运动员的比喻说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摔跤;“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赛跑;“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运动员遵守场上的规则,按规定完成了比赛。这三句话的意思是指保罗像摔跤运动员一样与各种压力相搏,尽力将福音广传,他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为福音跑完遥远的路程,他也像运动员遵守场上的规则一样,守住了所信的真道,他将得到荣耀的冠冕。这两种解释无论哪一种都可以把我们带进保罗忠心而美好的侍奉人生,我们也以此来思考我们的人生。

一、生命是献祭(提后4:6上)

提后4:6上“我现在被浇奠”。

“浇奠”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奠祭。民28:7“为这一只羊羔,要同献奠祭的酒一欣四分之一。在圣所中,你要将醇酒奉给耶和华为奠祭”。奠祭即是以酒献上为祭,常与燔祭同献。保罗预感到自己离世的时间不远了,他说“我现在被浇奠”,即是说我愿我的血如献祭的酒被倾倒,作为祭物献上。保罗在腓2:17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我现在被浇奠”的“现在”强调保罗自己已经摆上为祭了。浇奠的酒泼洒出去就不能再收回来,也意味着保罗愿意为福音的缘故献上自己的生命,无怨无悔。他的血一旦抛洒,献上为祭,就不再收回。“被浇奠”用的是被动语态,他是被献上为奠祭。他是上帝拣选的祭物,是被上帝摆上的祭。保罗并不是要宣扬自己有多敬虔,有多主动为主献上生命,而是要讲明自己在上帝永世计划中,他是被拣选、被摆上的奠祭。正如当年主对亚拿尼亚说的:“他(保罗)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9:15-16)。

在福音事工上,保罗起步较晚。他原是狂热的犹太教徒,并把他的青春大好年华用在逼迫基督徒、残害教会上。他自己向主认罪说“我从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监里,又在各会堂里鞭打他们。并且你的见证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时候,我也站在旁边欢喜,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徒22:19-20)。而在保罗残害教会之时,彼得已是知名的使徒,他在五旬节布道,一天就有三千人受洗归主;而当时的腓利已经向犹太人的世仇撒玛利亚人传和平的福音,并向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讲主道,这个太监成为非洲第一个基督徒,从此非洲福音的大门打开了。而当时,司提反不顾生命的安危,为福音极力争辩,成为基督教历史上第一个殉道者。当众人为主大发热心的时候,保罗还在疯狂地迫害基督徒。但就在这样的时候,主的恩典临到了他,复活的主向他显现,主的大能改变了他的生命。主对他说:“起来”,从此他就从罪中站起来,成为福音的勇士。自此,他的一生为主摆上,也被主摆上,成为馨香之祭。

能被主拣选为祭是何等的荣耀而有福!保罗自己成为祭品,也力劝我们献上为主所用。罗12:1-2“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这即是说不要以这个世界的模式去生活,而要遵照上帝的旨意所设立的模式去生活。世界的模式是关注眼前,为车为房、为名为利劳苦一生,凡事讨人的喜欢;主旨的模式是关注永恒,为众人灵魂的得救,献上自己为主所用,凡事讨主的喜悦。“活祭”有人视作是“灵活的祭”,以为可以今天高兴了摆上,明天不顺利了,不高兴了,就可以撤回。这“活祭”是以生命为祭,任主差派,凭主使用。即是让主来使用、掌管我们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二、生命是旅程(提后4:6下)

提后4:6下“我离世的时候到了”。

“离世”这个词有“离开”、“松开”之意。保罗用这个非常生动而形象的词来描述人离开世界的情形。这个词有以下几种含义:

1.“离世”意为松开套在动物颈项上的轭或犁具。死亡对保罗而言就是放下劳苦而安息。启14:13“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或许有人会说:保罗一生为福音劳苦、奔波,为什么他的结局却是被处死?但对保罗来说,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死亡不过是劳苦的终结,是息了劳苦,是在主里永享安息。所有在主里安息的人,都是这样蒙福的。

2.“离世”意为“松开手铐或脚镣”。对保罗而言,死亡就是一种释放。在地上,他为福音的缘故被捆绑,为主成为罗马的囚徒,而死亡即是释放,因他将前往自由而又荣耀的天堂。人在地上,被不同的东西所捆绑,或为情所困,或为名所累,或为利所驱;而世人又被共同的东西所捆绑,那就是罪。在罪中人没有自由。而死亡对基督徒而言是一种最终的释放,世间一切的枷锁都得以脱落,在主里永享自由。

3.“离世”意为松开帷幕的绳索。对保罗而言,这是一个拔营起程的时候,如军队拔营起行,转移至另一个营地。保罗一生为福音而战,有如军旅人生,他也把自己比作基督的精兵。死亡,是结束战斗的时候。他要拔营起行,前往没有争战的天庭。保罗本身的职业是制作帐棚的,他也把在地上的生活比作在地上支搭帐棚居住。帐棚是临时的家,要随时搬迁。经历死亡之后,是迁至天上的房屋,永不再迁移了。那时,我们要与主永远安乐同住,永不分离。

4.“离世”意为解开泊船的缆绳。即是离开一个港口,起航、行至另一个港口。对保罗而言,死亡即是离开世界的港口,启航、渡过死亡的冷河,抵达永恒的安全港湾。我们在世会停靠在不同的港湾。父母的家庭、自己建立的家庭、工作的单位、喜爱的教会都是我们曾经停靠的港湾。但这些都不是最后的港口。终有一日,我们都要松开泊船的缆绳,启航前往最后的港湾,永远停泊、靠岸。那时我们将不再漂泊,也不必再经历惊涛骇浪,因为我们已经抵达无风无浪、永恒的、平安的灵魂港湾。

总而言之,从保罗所用的“离世”这个词,我们获得这些鼓舞人心的信息:对上帝的子民而言:死亡犹如放下重担而安息;犹如除去羁绊的世物,获得自由;犹如拔营起程,前往天上的住处;犹如解开人生之舟的缆绳,使之永远离开,启航至永远的安息之所。

如果生活中一个熟悉的人说:“我要死了”,人们听到的会是心碎的声音。而当保罗和每一个上帝的儿女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却不是恐惧,也不是绝望,而是充满期待的如释重负。是结束了世上的旅程,成为天上永远的国民。我们在地上,都是客旅,都是寄居的。地上的住处就像是蜗牛背上的壳,是暂时的居所,而不是我们永远的家乡。救恩史就像是一部移民史,基督将我们从黑暗的国度迁往光明的国度,使我们成为天上永远的居民。记得有一次为一位昆明城中村的老姐妹施洗,受洗时,她非常激动,说:“我落户到天上去了!”对她而言,住在城中村,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已经够幸运了,现在竟然还落户到天上去了,何等欣喜!我们都将不再是漂泊的旅人,而是落户到天上的、永远的、天国的居民,何等有福!

三、生命是争战(提后4:7上)

提后4:7上“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保罗总结他的一生,他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他言明他已经尽力了。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这句话不论是指战场上士兵的战斗还是竞技场上摔跤运动员的争斗,保罗要表达的都是不可妥协、必须拼尽全力决出胜负。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孙继科这样说:“比赛非常残酷,它的残酷在于没有打平的可能,必须决出胜负”。如果是运动员,要全力以赴去赢取奖牌,如果是士兵,更要拼尽全力去获得胜利。

保罗经常把自己比作是基督的精兵,为福音的缘故与魔鬼争战。他把同工比作是一同为福音打仗的战友。打仗的一个特征是必须属于一边,不能中间站。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战,不可能和稀泥。保罗言明自己的心迹:“我不是要得人的心,乃是要得神的心;我不是要讨人的喜欢,乃是要讨神的喜欢”。保罗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并不是夸口,也不是骄傲,因他是靠上帝加给他的力量才打赢了这些艰难的战役。弗6:10-12保罗这样说:“你们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我们为福音而战,要穿戴主所赐的全副军装,靠着主加给的大能大力,才能打胜仗。

四、生命是坚持(提后4:7中)

提后4:7中“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保罗把一生比作是竞技场上的赛跑,一个运动员的责任是跑完全程。当一个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他该是何等地欢欣。保罗当时也有这般到达终点的深深的满足。

赛跑里最艰难的当属马拉松了。而这项运动源于马拉松战役,此战役是希腊人和波斯人关键性的一战,结果希腊人以少胜多。当战争结束,一个希腊士兵用一日一夜的时间,从战场奔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消息。当他到达目的地,喘着气,说“各位要欢欣!因为我们已经打胜了!”说完这句话他就气绝倒地了。他跑完全程,就为要报告胜利的好消息。保罗由此想到的是,我奔跑一生,也是为了传报好消息:信耶稣得永生!在他侍奉的一生中,可谓历尽了艰难,可他靠着主加给他的勇气和力量,跑完了全程。他说:“我蒙神的帮助,直到今日还站得住!”若是看环境,看自己的软弱,保罗早就跌倒了。他也曾感慨“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或许有些弟兄姐妹会感到奇怪:上帝重用的仆人怎么可能软弱呢?他们会认为福音的使者都应当是特殊材料造成的,是不会软弱、跌倒的。可保罗说自己是瓦器,是有这宝贝在这瓦器里。是的,我们都是易碎的器皿,是基督的大能在我们里面,我们才得以刚强。保罗的一生都靠着主的恩典在坚持,坚持跑完人生的马拉松,直至得胜的终点。

保罗的身体有着很重的疾病,他说:“我身上有一根刺,我求主三次主都没有为我挪开,只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可能他有着很严重的眼疾,或是其他疾病。

他的内心也常承受极大的压力。我们从未听他谈起他的父母。能把他送去迦玛列门下受训,把他培养成出色的拉比,他的父母应是热心的犹太教徒。当保罗奉献一生见证基督,他的父母会如何看待他。或许在他们的眼里,保罗是个叛教者。保罗常年在外奔波,他没有建立家庭,何等孤独。彼得带着妻子一同往来,而保罗却始终孤守一生。一个人没有家庭的支持要跑完马拉松般的人生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的恩典是他惟一的助力。

保罗时常遭遇犹太同胞的追杀。他们认为他传讲基督是在传讲另一个上帝,认为他是在亵渎上帝,因此四处追杀他。他们却不知道保罗所传讲的基督就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他在以哥念传道,犹太人用石头打他,他逃离出来又往路司得继续传道。在那医治了一个生来瘸腿的,开始他们把他当作神来膜拜,后来又被挑唆,他们又用石头打他,以为打死了,就把他拖到城外,扔在那。他醒过来,爬起来,又继续福音的征途。别人吹捧,把他当神拜,他不自高;同胞追杀,欲置其于死地,也不能浇灭他对福音的热情。对他而言,人生的方向就是“不问东西南北,只管向上”。他单单定睛于主耶稣基督,那复活的主。

而最让他痛心而心力交瘁的是教会内部的分裂。哥林多教会分为亚波罗派、彼得派、保罗派、基督派,一个教会四分五裂。一个坚强的男子,被族人追杀、被人用石头打得半死、被关进死牢都不曾哭泣的他,却为着哥林多教会的分裂和他们道德生活的堕落而止不住地流泪,并痛痛地哭泣。

而更让保罗伤心的是,他虽为福音完全献上自己,就是生命也不顾惜,但他的同胞却硬心地拒绝福音。犹太人自以为义,不肯接受他所传的恩典的福音。保罗为他们痛心,只要自己的同胞得救他都宁愿自己被主弃绝。可是他们并不领情。

当他到雅典为福音与当时最有学问的人辩论,他们竟然嘲笑他,说他是胡言乱语,他们把他所传的真道当作“新闻”听听。还带着嘲讽的语气对他说:“我们再听你说这个吧!”只是雅典人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听保罗传讲恩惠之道了。

不只是外邦人的嘲笑,保罗还被教会的人拒绝。他们质疑他的使徒身份;藐视他,说他其貌不扬;讨厌他的教导,说他说话太粗鲁,言语太厉害,不够柔和。他向加拉太教会的弟兄姐妹传讲十字架的真理,他们就把他当作敌人!真的是四面楚歌。

还不仅于此,更加灾难性的遭遇是:有一次保罗在特罗亚讲道,可能讲的时间太长了,时间又晚了,有个听道的少年人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而且熟睡的他竟然从三楼掉下去摔死了。有人听你讲道睡着了,并且还摔死了,这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好在主藉着保罗救活了那人。保罗并未受这个事件的影响,他继续讲道,直到天亮。什么都不能阻止他传道的脚步。

无论内忧外患,都不能摧垮保罗的心志。因基督的大能在他身上。他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他坚持跑完全程,直达终点。他在离世前自豪地说:“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徒26:19)。

上帝的子民和使徒保罗一样,只有靠着主的恩典,才能跑完这条天路的马拉松路途。

五、生命是持守(提后4:7下)

提后4:7下“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这句话若从运动员的角度看,就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背景。比赛前一日,运动员要宣誓,表示他们会遵守比赛的规则,不会以任何狡诈的手段去获取胜利。保罗藉此表达的是他遵守信仰的规则,信守对基督的承诺。若从管家的角度解释,保罗要表达的是作为使徒,他没有辜负主所托付给他的真道,他以生命为代价传讲恩惠的福音。

保罗传讲纯正的福音,在当时要面对三大挑战。一是犹太人的律法主义。犹太人想靠自己的善行得救,而保罗所传讲的是恩惠之道,单单信耶稣得永生。二是希腊哲学。希腊人自以为聪明,而保罗所传的是十架福音,这在希腊人看来是愚拙的、不聪明的。可保罗告诉他们,若你以上帝为愚拙,那么上帝的愚拙都要比人聪明。天怎样高过地,上帝的意念要高过人的意念,上帝的道路要高过人的道路。十字架是人得救唯一的方式。三是诺斯底主义。他们否认道成肉身,以一切物质为邪恶,认为救恩只是少数精英所能得着的。而保罗所传的却是信耶稣者皆能得永生。救恩是普世的。

不论遇到怎样的挑战,保罗始终持守真道。他说“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因为只有“这恩惠的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

靠主恩典守住所信的道,才能到达主所定的终点。一个运动员若违反比赛规则要被判出局,不信十架救恩的也不能得永生之福,这是信仰的规则。

六、生命的奖赏——冠冕(提后4:8)

提后4:8“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运动员拼尽全力,要得地上的冠冕。林前9:25“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奥林匹克起源于希腊,当时的得胜者获得的是月桂花编成的花冠,几天就萎谢了。而我们跟从主的人,所得的冠冕却是永生,是永不衰残的冠冕。

保罗说“公义的冠冕”,可能是指他在地上所受的审判是多么的不公正。他最后要面对的是当时罗马暴君尼禄皇帝的审讯,可想而知会有多么地不公正。可是在上帝那里的审判却是公正的。我们原是罪恶之人,不配得天上的荣耀,但我们相信耶稣基督,就在基督里得着了一切丰盛。基督的义袍遮盖了我们一切的罪,我们在他里面得以称义了。审判之时,不是按我们的罪判定我们,而是按基督的义判定我们。只要遵守信仰规则,相信十架救恩,跑完人生的路程,就能得荣耀的冠冕——永生。

我们辛苦奔跑一生,最后到主宝座前,甚愿听到主对我们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愿我们在人生的终了,都能自豪地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愿主祝福他自己的话。阿们!

相关搜索:生命 冠冕

发给好友】 【收藏】 【推荐】 【挑错】 【评论】 【打印】 【关闭】 【投诉

最新文章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奉献支持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今天是:
Copyright © 2008-2023 JDF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基督福音网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