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耶稣爱你!上帝祝福你!
内容搜索
 奸淫    新年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会事工 > 堂点事工 > 你是教会义工吗?

你是教会义工吗?

扫码阅读 来源:会员投稿 作者:黄幸平 2023-10-08 人气:... 我要投稿

这些年,教会有了较快较好的发展,是上帝的恩典,是圣灵的工作,也是教牧人员和义工这两支队伍努力奉献的结果。

一般来说,教牧人员主要指牧师、教师、长老、传道,这个团队都是受过一定的正规神学教育,或受神学院校教育,或受基督教两会培训,之后带领、参与教会各项事工;义工主要指信徒代表或信徒骨干、执事或干事、小组长或团契同工等,这个团队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神学教育。另一种是根据是否接受教会薪水来区分,教牧人员大多从教会接受薪酬,也被称为专职或全职侍奉者(他们是“侍奉而受薪”,不是为受薪而侍奉);义工是指在教会侍奉但不领教会薪水,也被称为带职侍奉者(他们是“侍奉不受薪”,同样也不是为受薪而侍奉)。第二种分法似乎更为简单明了,也广为采用。

不管哪种分法,在基督里他们是“不分”的。因着信仰的深情、对主基督的爱,这两支队伍成为教会事工的主力军,“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分工合作,分担侍奉。今日中国教会能取得一定的发展或成就,离不开教牧人员的心血付出,同样也离不开庞大义工团队的竭力参与。今天的教会需要“全职侍奉者”继续心血付出,也同样需要“带职侍奉者”继续竭力参与。教会需要注重教牧人员的建设,也需要关注义工队伍的建设。笔者基于这样的心思发出“义工三问”,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人关注教会义工队伍。

一问:义工可否担任教会领袖

《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明确教会人事职责分工:牧师主要负责教堂各项事工,管理堂点,主持圣礼,牧养教导信徒;教师协助牧师;长老协助牧师、教师;教会管理组织由主任牧师、教牧人员和信徒代表组成。

规章理清教会职分与权柄的次序。上帝不喜欢人混乱。总要“规规矩矩按着次序行”。教师在牧师的成全下发挥功用;长老在牧师、教师的成全下发挥功用;传道在牧师、教师、长老的成全下发挥功用;信徒代表、执事、小组长等义工在牧师、教师、长老、传道的成全下发挥功用。圣经明训,“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在这样的次序中,依照各人领受的恩赐,各尽其职,彼此配搭,安静侍奉,得主喜悦。

依此延伸可找到“义工可否担任教会领袖”的答案,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点:

1,有牧师的教会,义工就不担任教会领袖,而是在牧师的成全下,扶持协助牧师分担工作。

2,暂时还没有牧师的教会,但有其他教牧人员,比如有教师、长老等,义工也不担任教会领袖。

3,如果一个教会没有牧师,也没有教师、长老,甚至也没有受过神学教育的传道,那么义工就要“挑起大梁”,谦卑学做好牧者。

4,不论一个教会有没有教牧人员,义工应成为教会“管理层”的一部分,参与教会管理。

5,不论在不在教会领袖这个位置上,义工与教牧虽有权责上的“分配”,但不要有“分野”,“分庭”,“分化”,义工不要抗衡教牧,教牧不要压制义工。

二问:义工是否需要神学教育

教会不断发展,各类人群走近教会,教会分工必须细化,各项事工不断拓展,各个小组不断设立。因此教牧人员、义工,乃至信徒都需要“动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合意、齐心努力、统筹安排;不要出现少数人在场上踢球,多数人在场外看球的状况,教会不是“足球场”。此外,需要让教会成为学习型的教会,不断学习,接受各种课程的学习,接受各种侍奉的培训。教会要想不断发展,侍奉队伍素质就必须不断提升。

因为义工常被认为是不受薪的,没有接受神学教育的侍奉人员。但我们应该能够注意到,侍奉与薪水并无必然联系,侍奉与神学教育却有重要关联。社会工作尚且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来应对,教会工作怎么就可以放松学习、随意应付却能心安呢?

正因为我们是在“侍奉”,所以我们就必须郑重其事,显出我们作为“仆人”对“主人”的“忠心”。正因为我们是在“侍奉”,所以我们就必须学习与追求,好让“主人”看出“仆人”的“见识”来。基于这忠心与见识的要求,我们需要学习侍奉,操练侍奉,好在侍奉上有长进。

我们的义工虽不受薪但仍在侍奉,虽不专职但仍在侍奉,如此侍奉原是好的,但侍奉上若能追求长进岂不更好,是教会之福,也是自身之福,在不断长进的侍奉中生命臻于成熟,经历丰盛。

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义工接受正规神学教育学习,尤其是全日制的学习或脱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大多义工有着工作生活的不小压力,他们是带着自己的职业在教会侍奉的,是在自己工作完成之后在教会侍奉的,这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这是一种无法不面对的景况。不要说接受系统学习,就是平时读经祷告的时间都难以保证,有时因一些事由临时推掉侍奉,甚至有时因加班都无法定时参加崇拜。可这样的状况,对于教会的发展极为不利的。没有安静灵修的功夫,侍奉中血气会出来;没有神学的装备,侍奉中偏差乃至错谬的教导会出来;没有系统的学习,侍奉中随意人意会出来。长此以往,教会发展了未必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量”是发展了未必“质”能有多大的发展。

因此,这种教会现状必须改变。如何改变?需要教会全群努力,关注义工队伍建设,支持义工,鼓励义工,动用教会一切可用资源,帮助义工提高侍奉水平,为他们提供各类培训,送他们参加各类事工研习会、营会等。倘若可行,我们的神学院校、基督教培训中心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课程,为我们的义工另设课时进行神学教育或培训。这在应对教会需要与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

三问:义工可否接受教会薪酬

义工原是指不接受任何物质报酬甘愿付出的人,有着志愿性、无偿性。在教会里,不受薪水的侍奉者是义工,不是专职教牧人员的也称为义工。多年来,他们默默侍奉在教会中,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为教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鉴于此,教会虽没有给予他们薪酬,但无妨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发个义工服务奖状,发个教会纪念品,为他们的侍奉在教会里作见证,肯定他们,也激励众圣徒。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会需要在制度上,对义工有考勤管理,有表现记录,做定期评估,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这与是否受薪并无必然联系。

发出这第三个问题,是考虑到另一种义工的情况。在比较注重管理之道的教会,起码有两个办公室:一个是教牧办公室,一个是行政办公室;有两班人马:一班是教牧人员,有如初期教会“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的使徒,一班是行政人员,好似初期教会“管理饭食”的七个执事。他们之间分工合作,小事上有“分工”,大事上有“合作”,有沟通。那么所属行政办公室的行政人员的这些同工,既不是牧师、教师,也不是长老、传道,在教会也被统称为“义工”。一般意义上的义工都是不受薪的,可有的教会就给这些义工支付薪酬,他们就成了受薪的“义工”,更多的教会是给这些义工发工作补贴,发放多少标准不一。这也是教会变化、工作量增加的需要,这也使得教牧人员周围有了一支稳定的可“定时上班”甚至“随叫随到”的同工队伍。

或许,他们可换个称呼,不叫“义工”,叫“行政同工”或“行政助理”,叫“执事”或“干事”。有人可能会觉得“义工”有个“义”字,这很好。换的这些称呼好像缺少点“教会味”,“属灵味”。那称呼什么好呢?

比“称呼”更困扰的可能是有些教会“无力”(无经济能力)支付薪水给义工,导致有些想在这些教会“专职”侍奉的“义工”,也无法“专心”侍奉。更有一些教会“无意”(有经济能力,无薪酬意识)支付薪水给义工,致使有些“义工”心里不平,不再作义之工。

教会工作量大了许多,教会义工量也多了许多,这本没有什么不好。可是让教会给每个义工都支持薪水,这也是不现实的。但对于一些合乎教会所用,教会也有需用,又愿在教会全时间侍奉的“义工”,教会实在“无力”便罢,不然,教会就不当对他们“无意”,免得就变成了“无义”。教会领袖总要做个好管家,让教会的财力资源不断产生人力资源。

关注义工,培养义工,让更多的义工成为教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关搜索:教会 义工

发给好友】 【收藏】 【推荐】 【挑错】 【评论】 【打印】 【关闭】 【投诉

最新文章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奉献支持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今天是:
Copyright © 2008-2023 JDF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基督福音网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