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比受更为有福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记载在《使徒行传》20章35节,是保罗离开以弗所教会时,对长老们最后劝勉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但显明了使徒对事工所做的付出,也阐明了信徒对金钱应有的原则。“施”就是付出,是尽力帮助别人,“受”就是获得,是得到别人帮助。从人的角度看获得是有福,但圣经却教导我们“施比受更为有福”。当然在缺乏时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实在是一份福气,然而,在我们拥有时能帮助缺乏者是更有福气的。
一、施舍的原因
施舍是基督徒的美德之一,为何基督徒要成为施舍的人?首先是因信——神在《玛拉基书》3章10节应许说:“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我们常常担心在施舍后,自己会缺乏,但经验告诉我们每当遭受缺乏时神都会用他信实的属性和奇妙的方式来供应我们。因为我们的神是耶和华以勒(“耶和华必预备”的意思)。其次是因望——在《马太福音》6章19-21节主耶稣教导我们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太6:20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6: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施舍是一种积攒财宝在天上的行动。还有是因爱——施舍是一种爱的行动,在《雅各书》2章15-16节说:“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在《约翰一书》3章17-18节又说:“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二、施舍的态度
在《哥林多后书》8章12节保罗教导我们说:“因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可见施舍的心态非常重要。首先要甘心——“又要…甘心施舍…”(提前6:19)。“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林后9:7)。其次要诚心——“…施舍的,就当诚实…”(罗马书12:8)。施舍不要心口不一,要诚实面对、动机纯正。正如使徒行传5章亚拿尼亚夫妇不良动机的例子,给我们必须单纯的提醒。还有是真心——在《马太福音》6章1-4节主耶稣教导说:“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 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 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真正的施舍要不求回报、不可炫耀,只求神纪念,这样的善行才是最高尚的。
三、施舍的益处
以色列有两个海,一个是加利利海有进有出,一个是死海只进不出。这两个海正体现我们每一个信徒的灵性,如果只进不出就死了,如果有进有出就活了。施舍有很多的益处,首先得快乐——施舍是获得喜乐的最佳方式,就是“助人为乐”。当我们对人施舍时心中必会充盈着无比的喜乐。人间的快乐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但至终必会痛苦;一种是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上,但至终必会快乐。曾经有一位大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散步途中,他们看到小路上放着一双旧鞋。他们猜这鞋子是在附近田地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学生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人吧:我们先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在那些灌木丛后,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的窘态吧。”“我年轻的朋友,”教授答道,“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损害穷人的基础上。既然你有钱,可以通过帮助穷人,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快乐。在每只鞋里各放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看看他对这个意外发现会有什么反应。”学生照教授的吩咐做了,随后他们俩躲进附近的灌木丛里。不久,那个穷人干完活,他发现了鞋子里的两枚硬币,倍感惊异。他大为感动,跪倒在地,仰望上天,感恩不止。他嘴里念及自己患病无助的妻子、食不果腹的孩子们,现在这些雪中送炭的慷慨救助将会使他们免于一死。那名学生站在那里深受感动,眼中满是泪水。“现在,”教授说道,“与你先前预谋的恶作剧相比,你难道没有感到更快乐吗?”其次得丰裕——“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穷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11:24-25)。“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 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神”(林后9:8-11)。还有得偿还——“好施散的,有多人求他的恩情。爱送礼的,人都为他的朋友”(箴19:6)。“怜悯穷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27)。在《路加福音》6章38节,主耶稣应许说:“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用十足的量器,连摇带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箴言书》3章27节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有一个喻道故事讲到:神对两个人说:“你们想做给予的人,还是做得到的人?”其中一个愿做得到的人,另一个愿做给予的人,神就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神让想得到的人做了乞丐,因为只有乞丐才能天天从别人那里得到。神让想给予的人做了富翁,因为只有富有才能天天将财富给予出去。愿我们都能成为施舍的人,因为“施比受更为有福”。
最新文章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 · 背起你的十字架
- · 睁开你的眼睛吧
- · 出人意外的平安
- · 告别贪食症
- · 我的信仰人生
- · 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 · 真正的爱是为对方保存
- · 请你们为我们祷告
- · 一位18岁青少年的见证
- · 一不小心就做了“犹大”
- · 妻子患渐冻症,我们生命经历
- · 日本为什么成为“福音硬土”
- · 爱情,远比死亡更坚强
- · 为何凭肉体克制不住自己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