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耶稣爱你!上帝祝福你!
内容搜索
 奸淫  新年    祷告    圣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情感关爱团契 > 亲子教育 > 为孩子立界限(八):评估律

为孩子立界限(八):评估律

扫码阅读 来源:幸福满家园 作者:marg 2016-06-14 人气: 我要投稿

  听众朋友你现在收听的是良友电台幸福满家园,今天仍然是娟娟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为孩子立界限里的评估律。

  燕君:娟娟老师你好。我们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给孩子立一些界限,或者一些规则。在这些规则里面,可能孩子并不觉得快乐,而且有时候会觉得很难过。除了我们给孩子的教导之外,孩子平时自己的生活也会是遇到一些困难让他们觉得难过,甚至是伤害到他们。那么,作父母的要如何看待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呢?

  娟娟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痛苦,好的痛苦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坏的痛苦会让孩子受伤。作父母的不是要帮助孩子逃离痛苦,而是告诉孩子生活中是没有办法逃避痛苦的,要帮助孩子和好的痛苦结盟。

  燕君:所以,作父母的要去评估发生的事情给孩子带来的是好的痛苦还是坏的痛苦?也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界限十律中的评估律。请娟娟老师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评估律。

  娟娟老师:评估律就是评估我们给孩子立界限时所带来的痛苦是好的痛苦还是坏的痛苦,要用正面积极的观点来评估事情的伤与害。好的痛苦可能会伤到孩子,但不会害到孩子。坏的痛苦可能开始伤得不深,害却是很深远的。作父母的还要明白并非所有的痛苦都能带来成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在生活中不逃避痛苦,在痛苦中学习成长。

  燕君:评估律和立界限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娟娟老师:实际上为孩子立界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因果律,因果律提供了一个方法就是孩子做错事情时给他立一个界限,然后让自然的后果惩罚他,这是因果律。因果是为孩子立界限的一个重要方法。前面所讲到的责任律、动机律等等,实际上都是补充、解释或者说明因果律的。评估律也是要告诉大家要明白立界限可能会产生痛苦,然后来评估哪些痛苦是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哪些是会伤害的孩子。好的痛苦就需要去坚持,而坏的痛苦在立界限的时候尽量避免。

  燕君:作父母的如何帮助孩子培养承受痛苦的能力呢?

  娟娟老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为孩子立界限的时候是会产生一些痛苦,那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承受界限带来的痛苦呢?

  第一点是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为。比如说一个男孩跟妈妈有一些对抗,妈妈要求他要在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这段时间不可以玩耍,如果不遵守会有一个惩罚。但孩子在接受惩罚的时候会又哭又闹,当妈妈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她很害怕孩子生气,不愿意让孩子承受这个痛苦,然后就妥协了,每一次都没有办法让孩子持守所立的界限。所以第一个就是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为,这样他的品格就会被培养出来。如果你每次都因为怕孩子痛苦而妥协,就不会培养出孩子在管教中承受痛苦和挫折的能力。

  燕君:所以第一个就是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为。

  娟娟老师:第二个就是要把孩子的痛苦和父母的痛苦区分开来。我们还是以刚才的例子,这个孩子在妈妈给他立界限的时候又哭又闹,表现得很痛苦。可这个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妥协呢?后来这个妈妈说是因为孩子的痛苦让她想起来自己在孩童时期所经历的那些伤心和失落,因为妈妈自己小时候被不公平对待过,她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她看见自己儿子表现出痛苦的时候,她就觉得儿子受的痛苦跟她原来的痛苦是一样的。她把孩子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混在一起了,没有把它分开了。她觉得孩子是被不公平对待了,她害怕孩子承受自己过去的痛苦,所以她就非常容易妥协。

  燕君:所以同理心里面也要有分辨。

  娟娟老师:对,我们要分辨。首先你要处理好自己过去的那些伤痛,不要看见孩子的痛苦就想起自己的那些伤痛。又没有分辨现在孩子不是遭受不公平的对待,他有责任完成自己的功课。而且妈妈也没有很严厉的对待他,只是让他承担他违背界限的后果而已。

  第三个是帮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逃避痛苦,而是与好的痛苦结盟。好的痛苦是有建设性的,当孩子感觉到保持原状的痛苦大于改变带来的痛苦,他就会选择改变。当父母让不做家事的痛苦大于做家事的痛苦的时候,孩子就会选择做家事,这个后果的痛苦就是好的痛苦。如果怕孩子难过,界限就不严格了,界限不严格孩子就可以随便越界,随便不遵守你为他立的界限和规定,他就会变成一个逃避痛苦的人。

  燕君:而逃避痛苦的结果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给他划清界限,让他逃避现在的痛苦,将来他就可能会有更大的痛苦。

  娟娟老师:我们现在比较一下,如果现在孩子不愿意承受好的痛苦,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比如在婚姻上,如果婚姻中遇到夫妻相处矛盾的时候。逃避痛苦的人就会责怪别人、会退缩,把自己包起来不去主动的解决问题。甚至于不愿意面对婚姻的痛苦,他就出去有外遇。从小被教导可以接受痛苦的人,他就可以面对婚姻里面的争扎。他会学习如何爱得更好,能够面对婚姻中的忧伤。他也愿意去饶恕和和解,这就是在婚姻中可能有的一些后果。如果这个孩子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从小就逃避痛苦的人会马上选择辞职不干,他不想面对痛苦。反而会责怪老板处理不当,或者他就根本没有理由地改行了。遇到一点困难、不适合我就改行。更严重的是会转向上瘾的行为,比如酗酒、赌博、吸毒。但是如果一个从小就学习接受痛苦的人,他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他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愿意学习新的技能,也愿意回应权威,然后改变自己,他愿意成为一个解决问题人。再就是在其它方面遭遇挫折,在情感上有痛苦失落的时候。逃避痛苦的人可能选择否认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他不愿意去找原因,或者把问题放在那儿不处理,就是不去面对。严重的时候会选择一些上瘾的行为来逃避痛苦。那接受痛苦的人就会愿意选择面对所经受的挫折和情感上的压力,他可以接受现实,可以学习用信仰来帮助他,或者会请求支援来面对这些忧伤,面对痛苦他用积极的方式克服困难。但最好的方法还是深化到他有一个更好的信仰来用灵性的生活帮助他们的目前所受到的挫折。所以我给到家长的一个观念就是受苦是件好事,圣经上说人在少年负轭原是好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受一点苦,帮助他长大了有能力面对长大之后所受的挫折。每个人都会有挫折,长大了我们父母就没有办法去控制孩子。从小我们不要太过保护他,要让他面对自己的痛苦。圣经上有句话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后来却为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圣经箴言二十二章第六节也说到,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第四点,要确定这些痛苦是让人成熟的痛苦而不是让人受伤的痛苦。我们要解释什么是好的痛苦,什么是不好的痛苦。好的痛苦是让人可以承受的,不好的痛苦是让人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会让人受伤的痛苦。当然我们要区别有些基本需求是要满足的,比如婴儿时期的吃奶、换尿片,这些需求是要满足的,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宜用受挫的方法训练他们。成熟的痛苦是让长大一点的孩子承受他做错事情的必然后果,这个痛苦是好的痛苦。那么什么是坏的痛苦,坏的痛苦是让人受伤的痛苦,也是挫折性的痛苦。第一个是父母可能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做每一件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不可以出我们划的小范围,就把这个界限的范围划的过小,孩子没有自由的空间。比如说我们把孩子每天的时间排得很满,没有任何玩的时间,这个时候孩子肯定是承受痛苦的,因为他没有自由选择,没有玩耍的时间。这个痛苦就不是好的痛苦。还有父母可能以生气和罪疚感对待孩子做错事,表现的很愤怒、骂孩子、打孩子,让孩子产生很大的罪疚感,罪疚感造成的痛苦就不是好的痛苦。没有满足孩子需要的爱、需要的关怀、时间上的需求,只是严厉的对孩子划界限,这个所产生的痛苦就是坏的痛苦。讲动机律的时候告诉我们立界限的动机就是爱,不是严厉,不是威胁。

  燕君:这也是以爱为先,在立界限的原则。

  娟娟老师:还有一种就是父母要求孩子过于完美,没有肯定他们遵守这个界限所做出的努力。如果要求过于完美,孩子就会承受痛苦。他就不敢犯错,或者犯一点错就会有罪疚感,这些痛苦就是坏的痛苦。

  燕君:所以做父母的也是要分辨,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些什么?有一些是错误的不好的痛苦,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性格,走向不好的方向。父母要知道虽然要给孩子承受痛苦的经验,但是好的痛苦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娟娟老师:如果我们想要教导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任,能主动,愿意诚实,能够面对现实的孩子,就需要专注在这个目标上去引导孩子去承受一些有益成长的痛苦。

  燕君:谢谢娟娟老师。

  娟娟老师:谢谢。听众朋友再见。

赞赏支持福音免费!本站由一批同工同道默默付出,从写作、编辑到网站开发、程序维护、服务器带宽,消耗大量人力财力,网站无固定投资者,若有收获,可“奉献支持”他们。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愿神加倍赐福你!
扫码支付
打开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我名叫, 刚才通过
奉献了元, 款项用于
补充留言:
相关搜索:孩子 评估 界限

发给好友】 【收藏】 【推荐】 【挑错】 【评论】 【打印】 【关闭】 【投诉

最新文章

图文文章

热点推荐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奉献支持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今天是:
Copyright © 2008-2022 JDF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基督福音网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